演出时间:
2013-01-31 19:30 2013-02-01 19:30 2013-02-02 19:30 2013-02-03 19:30演出票价:
160元 220元 280元 450元 550元 600元 680元 880元歌剧霍夫曼的故事
出品单位:国家大剧院
作曲:雅克·奥芬巴赫
脚本:于勒·巴比耶
指挥:斯蒂芬·巴洛
导演:弗兰切斯卡·赞贝罗
舞美设计:彼得·戴维森 查尔斯·奎金
服装设计:库尔特·沃森
编舞:丹妮·塞耶斯
灯光设计:马克·麦科库洛夫
副导演:邓肯·迈克法兰
《霍夫曼的故事》是轻歌剧大师雅克·奥芬巴赫晚年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为著名的歌剧作品之一。剧中男主角的原型是德国作家、诗人E.T.A 霍夫曼,歌剧讲述了霍夫曼和三个女人奇异怪诞的爱情故事,全剧中霍夫曼不断经历爱情的美妙,但每段爱情却都以悲剧收场,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诗人对于爱情的渴望越来越少,并最终全情投入到艺术和诗歌当中。本剧在音乐方面可谓是华彩满章,有花腔女高音唱段“玩偶之歌”,和浪漫唯美的威尼斯“船歌”等。此剧堪称是奥芬巴赫最优美的传世篇章,在艺术性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舞台呈现集浪漫唯美和奇幻诡谲为一体,让观众大呼过瘾。
国家大剧院版《霍夫曼的故事》是国际著名歌剧导演弗朗切斯卡·赞贝罗携手知名舞美设计彼得·戴维森,继大剧院版《卡门》之后的强势回归,再度献上法语歌剧巨制,美轮美奂的舞台设计,带领着观众游走多个浪漫国度;古典与现代艺术碰撞的奇异服式,讲述着一个个浪漫曲折爱情故事。国家大剧院还特别邀请到了英伦著名指挥斯蒂芬·巴洛执棒。在演唱阵容方面,第20届多明戈世界歌剧声乐大赛探花布莱恩·贾德、优秀男低音布拉克·比尔基利,以及诺拉·安西林、彼佳·伊万诺娃、王宏尧、周晓琳等国内外实力歌唱家加盟。
弗兰切斯卡·赞贝罗 导演
美国著名戏剧导演,意大利后裔,出生在美国。她早年居住在欧洲,通晓英、法、意、德、俄五国语言,青年时曾游学莫斯科大学,后为著名歌剧导演大师波聂勒担任助理导演。1984年至1991年,赞贝罗担任美国“天际线歌剧院”艺术总监。90年代中期以来,她成为世界各大歌剧院争相邀请的当红导演。她的作品遍布美国大都会歌剧院、肯尼迪艺术中心、华盛顿国家歌剧院、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和斯卡拉歌剧院等。特别是2006年由她为英皇执导的《卡门》,一经推出就以其深具“真实主义”风格的舞台表现获得了极大成功,掀起了顶级歌剧院《卡门》的改版风潮。
她的主要作品包括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的《拉美莫尔的露契亚》、《美国悲剧》、《特洛伊人》;英国皇家歌剧院上演的《唐·璜》、《黑桃皇后》、《卡门》;巴黎歌剧院上演的《图兰朵》、《莎乐美》、《战争与和平》、《游吟诗人》;莫斯科大剧院上演的《火天使》;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上演的《奥赛罗》、《比利·巴德》等。
彼得·戴维森 舞美设计
歌剧:《旋舞》 (北京)、《战士之心》(旧金山歌剧院)、《费加罗的婚礼》(维也纳)、《标号人》、《福斯塔夫》和《沉默的女人》(苏黎世)、《狂想曲》(柏林和都灵)、《玫瑰骑士》、《卡门》(英国国家歌剧院)、《安娜·波莱娜》(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卡塔·卡班诺娃》(新西兰)、《本都国王米特里达特》(萨尔茨堡)、《曼侬·莱斯科》(澳大利亚)、《雷克的历程》、《费加罗的婚礼》(大都会歌剧院)、《大鼻子情圣》(英国皇家歌剧院、斯卡拉歌剧院、大都会歌剧院)、《黑桃皇后》(英国皇家歌剧院)、《威廉·退尔》(巴士底歌剧院)、《费德里奥》、《女武神》、《波吉与贝丝》、《莎乐美》(华盛顿)、《波西米亚人》(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燕子》(威尼斯凤凰剧院)、《卡门》(北京)。
戏剧:《白魔》、《唐·卡洛斯》(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哥本哈根》、《民主》、《下一站天国》、《美狄亚》、《哈姆雷特》、《杜斯》、《Is he Dead?》、《欢乐的精灵》(百老汇)。
音乐剧:《绿野仙踪男孩》(悉尼)、《万世巨星》(英/美巡演、百老汇)、《演艺船》(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蝴蝶梦》(维也纳和圣加伦)、《绝代艳后》(不莱梅)。
查尔斯·奎金 联合舞美设计
查尔斯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戏剧设计专业。他先后参加过60多部专业作品的演出,涵盖歌剧、音乐剧、芭蕾舞和戏剧等多个艺术领域。他曾参与了《绿野仙踪男孩》、《微风轻哨》、《万世巨星》。他参与了皇家国家剧院多部作品的设计,包括《哥本哈根》、《历史系男孩》、《亚里士多德》、《下一站天国》。此外,他还与迪斯尼合作,有《阿拉丁》、《欢乐满人间》、《人猿泰山》、《阿依达》等作品。此外,他在歌剧方面的主要作品有:《麦克白》;《威廉·退尔》;《黑桃皇后》;《波吉与贝丝》;《卡塔·卡班诺娃》和《燕子》;《演艺船》;音乐剧《蝴蝶梦》。他还在《旋舞秀》中担任联合设计。
查尔斯主要担任各大院团、卡巴莱和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合唱队演出时的舞美和服装设计。他还在伦敦布莱德维尔剧院《悲惨世界》、《Is There Life After High School?》、《贝纳达之家》、《野宴》和《RENT》等巨作的演出中承担设计工作。此外,他还担任《俄狄浦斯王》和《埃及艳后》的场景设计),以及《四季》的服装设计。
马克·麦科库洛夫 灯光设计
马克·麦科库洛夫一直与美国国内外的歌剧与戏剧公司保持合作。他曾经与众多知名歌剧院合作并担任灯光设计,包括:大都会歌剧院(《费加罗的婚礼》)、斯卡拉大剧院(《大鼻子情圣》)、马德里皇家剧院(《路易莎·米勒》)、斯特拉斯堡莱茵河国家歌剧院(《乞丐的歌剧》)、柯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黑桃皇后》)、英国北方歌剧公司(《叶甫盖尼·奥涅金》)、达拉斯歌剧院(托比亚斯·皮克的《红杏出墙》全球首演);同时还在波士顿歌剧院、华盛顿国家歌剧院、玻光歌剧院、纽约市歌剧院、西雅图歌剧院和旧金山歌剧院多部剧目的演出中担任灯光设计,其中包括弗兰切斯卡·赞贝罗执导的全版《指环》。另外,他在剧场演出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包括百老汇音乐剧《万世巨星》(复排)、旋转木马剧团的《After Ms. Julie》、曼哈顿剧院俱乐部的《美国计划》及即将亮相的新编音乐剧《蝴蝶梦》。同时,马克·麦科库洛夫还在美国非百老汇戏剧圈和地方性剧院的演出中担任灯光设计,其中包括莎士比亚剧院、宫廷剧院、拉·乔拉剧场、马可泰帕剧场、长码头剧院、哈特福德剧院、老环球剧场、俄勒冈莎士比亚剧院、格思里剧院、斯泰彭沃弗剧院和中心剧院。此外,他还为国外的剧院演出担任灯光设计,其中包括伦敦西区《微风轻哨》(奥德维奇剧院);《万世巨星》英国巡回演出;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和城门剧院的多部剧目。近期,他将参加两部作品的演出,一部是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的《茶花女》;另一部是北京国家大剧院的《霍夫曼的故事》。这位美国籍灯光设计师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州艺术学院,并在耶鲁大学戏剧学院获得美术硕士学位。
库尔特·沃森 服装设计
库尔特·沃森是一位纽约本土的舞美兼服装设计师。他参与设计的剧目包括在马布尔黑德内克岛光玻夏季音乐节上的《飞燕金枪》和《暴风雪》(由弗兰切斯卡·赞贝罗担任导演);《终成眷属》(莎士比亚剧院,由迈克尔·卡恩担任导演);《变身怪医》和《西区故事》(德国马格德堡)。
库尔特在多部百老汇音乐剧中担任助理设计师,其中包括《红男绿女》、《Grease!》、《莱斯特》、《小妇人》、《乌托邦彼岸》、《哭泣宝贝》、《南太平洋》、《毛里求斯》和《高保真》,合作过的设计师包括保罗·塔则沃、德里克·麦克莱恩、凯瑟琳·祖博和安娜·露易丝。2007年秋,他在德国汉堡小歌剧剧院的舞台剧《我从未去过纽约》中担任副舞美设计师。
丹妮·塞耶斯 编舞
丹妮是世界最优秀的编舞家之一,近期的工作主要有与乔纳森·肯特合作的五部作品:《唐乔瓦尼》(格林德波恩歌剧节)、易卜生的《皇帝与加利利人》(皇家国家剧院)、《理发师陶德》(奇切斯特戏剧节和艾德菲剧院)和《漂泊的荷兰人》(英国国家歌剧院)、《私生活》(奇切斯特戏剧节);与弗兰切斯卡·赞贝罗合作的《霍夫曼的故事》(北京);与约翰·凯尔德合作的《唐·卡洛斯》;与尼古拉斯·莱恩霍夫合作四部作品,包括《艾丽卡》(萨尔茨堡)、《帕西法尔》(英国国家歌剧院)、《漂泊的荷兰人》(洛杉矶歌剧院)和《莎乐美》(巴登-巴登)。
邓肯·马克法兰 助理导演
邓肯出生于旧金山,早年便开始学习舞蹈、音乐和戏剧。他先后就读于加州第一表演艺术中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利时莫里斯·贝嘉手印舞蹈学校和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邓肯很博学,他拥有舞蹈、戏剧、音乐、计算科学、心理学、哲学多个学位。他是知名的舞蹈教师和导师,为欧洲、北美、大洋洲和亚洲的舞蹈团、剧院和歌剧院共创作舞台剧作品100多部。此外,他还在多所学校任教,包括科斯塔梅萨学院、布鲁塞尔莫里斯·贝嘉手印舞蹈学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拉班运动与舞蹈中心和伦敦当代舞蹈学校。 皮耶罗·蒙蒂 合唱指挥
他在佛罗伦萨LUIGI CHERUBINI音乐学院学习,毕业于合唱音乐及合唱指挥专业。1979年起任博洛尼亚市政剧院舞台及剧场的声乐指导、舞台音乐经理、合唱指挥并与剧院驻院指挥里卡多·夏依合作,之后一直与丹尼尔·加蒂合作。
2003年受邀担任威尼斯凤凰歌剧院合唱指挥。他与许多世界知名指挥家合作,包括阿巴多、贝尔蒂尼、毕契科夫、夏依、康仑、德尔曼、加德纳、加蒂、加瓦泽尼、捷杰耶夫、英巴尔、尤洛夫斯基、马里纳、穆蒂、梅塔、小泽征尔、帕帕诺、西诺波利、索尔蒂、蒂勒曼和维奥蒂。
曾任佛罗伦萨五月音乐剧院合唱指挥,并参加了北京“中国意大利年”音乐会,另外还参加了由洛林·马泽尔指挥的托斯卡尼尼交响乐团在全世界的巡演。他带领五月合唱团,演出了多次罗西尼《小庄严弥撒曲》及奥尔夫《布兰诗歌》,参加九月音乐节演出20世纪的合唱歌曲,以及五月音乐剧院的一场凯鲁比诺音乐会。他还曾指挥五月合唱团与托斯卡纳大区乐团合作了舒伯特的《德意志弥撒》和普契尼《光荣弥撒》。另外还参加了五月合唱团在日本的巡演。
分场演员表
1月31日、2月2日 2月1日、3日 霍夫曼 让-弗朗西斯·蒙沃辛 陈勇 尼克劳斯/缪斯 帕特里西亚·费尔南德斯 王宏尧 朱丽叶塔 诺拉·安西林 周晓琳 奥林匹亚 彼佳·伊万诺娃 李晶晶 林多尔夫/髙佩琉斯/米拉克勒等 布拉克·比尔基利 吴蔚 安德烈/科申尼勒/弗朗兹等 鲁道夫·布莱恩德 刘乃奇 纳塔内尔/斯帕朗扎尼 杨博 杨博 安东尼娅的母亲 安妮·萨尔万 宋委 施莱密尔/赫尔曼 刘嵩虎 刘嵩虎 吕特/克里斯佩尔 赵明 赵明
让-弗朗西斯·蒙沃辛 饰 霍夫曼
男高音让-弗朗西斯·蒙沃辛的音乐教育始于巴黎索邦大学,随后他进入巴黎高等音乐学院深造,并在那里获得一项室内乐的一等奖。蒙沃辛在首演当中演唱莫扎特歌剧《唐璜》里的奥塔维奥,此后他演绎了一系列不同作品的剧中人物。
蒙沃辛与苏格兰歌剧院合作演唱了《诺尔玛》当中波里昂,在利摩日和图尔市出演了《霍夫曼的故事》,在第戎市出演了《少年维特的烦恼》,在莱切与指挥波宁吉合作上演了《清教徒》,他还与巴黎巴士底狱歌剧院合作过。此外,蒙沃辛还把自己的演出扩展到世界各地,在加拿大、美国等地都留下歌声。
蒙沃辛的演出经历非常丰富,除了上述剧目外,他还参与过很多其它的演出项目,比如与克利夫兰歌剧院合作演出《卡门》,与意大利帕尔马剧院合作演出《霍夫曼的故事》,在利马歌剧院演出《少年维特的烦恼》等等。蒙沃辛最近的签约项目包括:《浮士德的沉沦》、《酒神巴克斯》、《狄托的仁慈》、《霍夫曼的故事》等,演出地点包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
陈勇 饰 霍夫曼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现任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他曾荣获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美声唱法金奖、2010年全国听众最喜爱歌手奖“金号奖”。曾先后参加过“费拉罗”国际声乐大师班、上海国际歌剧大师班、意大利国际歌剧大师班。并曾两度获法国国家政府奖学金,先后在巴黎及圣·艾第安歌剧院学习。2005年获意大利政府奖学金,在意大利威尔第音乐学院及意大利国家歌剧研究院学习。并曾担任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欧洲赛区评委。
他还曾在日本、香港、意大利、奥地利、马来西亚等世界各地参加演出或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于2008年在《世界华人歌唱家系列》中发行个人独唱专辑。他曾应邀参加由张艺谋导演的歌剧《图兰朵》在鸟巢的演出,他还曾成功饰演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山村女教师》李文光一角,并在国家大剧院歌剧《赵氏孤儿》中饰演赵武一角。他还曾主演中法合作演出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法国圣-艾第安歌剧院及汉斯歌剧院的歌剧《采珠人》等。
帕特里西亚·费尔南德斯 饰 尼克劳斯/缪斯女神
她曾在戛纳和国立巴黎歌剧学校学习声乐。她在巴黎喜歌剧院饰演过《奥利伯爵》中的伊索列尔、《欧文·温格雷夫》中的凯特、《秘婚记》中的费达尔玛等角色,还参演过《梦游女》、《苏格拉底死前的最后一日》等剧。
她曾在普罗旺斯出演《灰姑娘》中的灰姑娘,在巴黎喜歌剧院参演《西班牙时刻》和《提瑞西阿斯的乳房》,在蒙彼利埃参演《奥利伯爵》,在都柏林参演《蝴蝶夫人》、《卡门》和《诺玛》,在香港、吕贝克、马斯特里赫特、圣艾蒂安出演《卡门》,在图卢兹和巴勒莫马西摩歌剧院参演《卡门》,在巴黎参演《霍夫曼的故事》,在列日、阿维尼翁、尼斯参演《女人皆如此》,在利摩日参演《少年维特的烦恼》,在巴黎喜歌剧院出演《巴黎人的生活》,在列日参演《唐璜》,在圣艾蒂安和阿维尼翁《佩里绍莱》中饰女主角,在阿维尼翁《霍夫曼的故事》中饰朱丽叶塔,在《美丽的海伦》中饰海伦,在巴黎国家歌剧院、安特卫普的奥芬巴赫音乐会上饰演《三个橘子的爱情》中的克拉丽丝公主,还与塞维利亚交响乐团、巴黎管弦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合作《爱与海之诗》,并在蒙特卡洛参演《魔笛》。
帕特里西亚·费尔南德斯曾在斯卡拉剧院《卡门》中饰演梅赛德丝。她近期将在巴黎夏特莱剧院与多明戈联袂出演《邮差》,饰演多纳罗莎,在阿维尼翁参演《巴黎生活》,饰演马特拉,并参演蒙特卡洛的《孩子与魔术》,在巴黎国家歌剧院参演《三个橘子的爱情》。
王宏尧 饰 尼克劳斯/缪斯女神
她曾饰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卡门》中的梅赛德斯、《灰姑娘》中的安杰利娜、《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罗西娜和《蝙蝠》中的奥洛夫斯基亲王。现任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青年教师。师从郭淑珍教授,曾获全国青年电视歌手大赛辽宁赛区(职业组)优秀歌手奖、“全国青年电视歌手大赛”上海赛区(职业组)第一名。曾获第五届台北“世界华人声乐大赛”第一奖及新秀奖两项大奖。在“第四届中国(宁波)国际声乐比赛”中获第三名。
她曾参与《卡门》、《蒂托的仁慈》、《茶花女》、《魔笛》等多部歌剧的公演及巡演。与香港圣乐团合作,在香港大会堂演唱威尔弟教会音乐作品《安魂弥撒》;与香港浸会大学音乐交流,演唱亨德尔清唱剧《弥撒亚》;由叶咏诗执棒的“澳门圣诞音乐会”演唱宗教音乐作品天主经、荣耀经等一系列演出均获得一致认可。在“莫扎特诞辰250周年国际音乐周”声乐专场演出和“北京现代音乐节“相关演出活动中也有她出色的表现。
诺拉·安西林 饰 安东尼娅/斯特拉
她曾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柯芬园皇家歌剧院、大都会歌剧院、巴黎歌剧院和斯卡拉歌剧院等剧院演出,以其惊人的强度和柔美的声乐技巧广受称赞。并曾与众多知名指挥家合作,其中包括詹姆斯·列文、里卡多·穆蒂、丹尼尔·戛迪、小泽征尔、祖宾·梅塔、丹尼尔·巴伦博伊姆和乔治·普莱特。
她曾在费城歌剧院《奥赛罗》中饰苔丝狄蒙娜,并将在近期再度在此扮演《波西米亚人》中的咪咪。她将在柏林德意志歌剧院出演《茶花女》,并将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饰演《霍夫曼的故事》中的安东尼娅和斯特拉。她将在西雅图歌剧院出演《波西米亚人》中的穆塞塔,并将在《弄臣》巴尔的摩歌剧院的首演中出演吉尔达。
她最近将在西雅图歌剧院《卡门》中饰米凯拉,这一角色她曾在柯芬园、巴黎歌剧院饰演、并在大都会歌剧院与多明戈和詹姆斯·列文等大师合作出演。她还曾在都灵王家歌剧院、旧金山歌剧院的演出中扮演过穆塞塔,在意大利巴里和热那亚饰演《茶花女》中的维奥莱塔,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与罗拉多·维拉宗合作出演《曼侬》。她曾在意大利巴里、雷焦艾米利亚的演出中出演《仲夏夜之梦》中的泰坦尼亚,并在巴勒莫和德国威斯巴登出演《弄臣》中的吉尔达。她在柏林德意志歌剧院《茶花女》中扮演维奥莱塔,在西班牙塞维利亚的《图兰朵》首演中扮演柳儿,她还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哥伦布剧院的演出中扮演《唐璜》中的唐娜·安娜。
周晓琳 饰 安东尼娅/斯特拉
周晓琳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于杨晓萍。现为总政歌舞团独唱演员,是近年来逐渐引起关注的青年歌唱家。在2007年夏季美国科罗拉多州中央城市歌剧院举行的训练季中,得到广泛好评,获全额奖学金,并受邀参加中国作曲家郭文景歌剧《诗人李白》的世界首演。她曾在日本东京和大阪成功举行独唱音乐会,在德国新声音国际比赛中获奖,在贝尔冈齐大师班中以并列第一名的成绩获“Anna and John J Sie”奖,在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唱法金奖,并在文化部声乐比赛中获文华声乐节目表演二等奖。
她曾在德国爱乐乐团访华演出马勒第2交响曲中担任女高音独唱,在洛林·马泽尔指挥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担任女高音领唱,在阿什肯那齐指挥的马勒《第二交响乐》中担任女高音领唱。她曾在普契尼歌剧《艺术家生涯》中饰演咪咪,在国家大剧院首部现实主义题材歌剧《山村女教师》中饰演女主角杨彩虹,在比才歌剧《卡门》中饰演米凯拉,并在《赵氏孤儿》中饰演公主一角。
卡拉·德里科夫 饰 朱丽叶塔
她被《歌剧杂志》评为“最惊艳的嗓音,凭借出色的爆发力和清晰的节奏感俘获了观众的心。”她曾于2012-13演出季在比利时皇家瓦隆尼歌剧院饰演《命运之力》中的吉卜赛女人普雷齐奥西拉。她还将与国家大剧院合作,在弗朗切斯卡·赞贝罗备受好评的制作《卡门》中再次出演卡门。此外,她将重返罗纳科歌剧院饰演《漂泊的荷兰人》中的珊塔的奶妈玛丽,这也是她首次诠释瓦格纳歌剧中的角色。
德里科夫新近饰演的许多角色都大获成功,如在Peon Contreras剧院与尤卡坦交响乐团合作出演《参孙和达利拉》中的达利拉,在密歇根歌剧院首度饰演《纳布科》中的菲妮娜,与密歇根歌剧院和大急流城歌剧院合作的《弄臣》中的马德莱娜等。作为费城声乐艺术学院的校友,她曾师从比尔·舒曼并在学院饰演《安娜·波莱娜》的凡娜·西摩尔。德里科夫毕业于密歇根大学,获音乐学士学位,随后赴巴黎音乐学院深造,并在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获歌剧表演硕士文凭。
德里科夫与比利时皇家瓦隆尼歌剧院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于2008年出演《唐·卡洛》,实现了在欧洲的首次登台。随后她受邀出演卡门,时至今日她已经在逾50场歌剧和音乐会演出中饰演此角色。
德里科夫的保留角色还包括《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凯鲁比诺,《女人心》中的多拉贝拉,《玫瑰骑士》中的奥塔维安 ,《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罗西娜,《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玛丽修女等。
她还在多场音乐会的演出中担任女中音独唱。包括在林肯中心艾弗里费雪厅与国家合唱团合作演出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唱亨德尔的《弥赛亚》和莫扎特的《加冕弥撒》,在华盛顿特区肯尼迪艺术中心演出亨德尔的《弥赛亚》,与哥伦布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马勒《第二交响曲》,在密歇根歌剧院舞台的《纳布科》,与新泽西主合唱团合作演出的威尔第《安魂曲》,在特拉华州室内音乐节上演出的拉威尔《一千零一夜》,与费尔法克斯合唱团在费城声乐艺术学院演出门德尔松的《以利亚》。
朱慧玲 饰 朱丽叶塔
优秀女中音歌剧演员、德国汉堡新生代艺术家基金会艺术总监,德国斯图加特国立音乐学院歌剧表演博士,曾获瑞士梅西纳斯艺术基金会、德国汉堡梅纽因音乐基金会,及奥斯卡-维拉-瑞特古典艺术基金会奖学金。曾获日本长崎音乐节比赛第二名,汉堡莫扎特歌剧比赛第三名,德国蒂门多夫音乐节歌唱比赛第一名,德国艾丽莎-美亚歌剧比赛第一名,爱沙尼亚塔艾夫歌剧比赛第二名。曾在奥地利格拉茨歌剧院,奥地利林茨歌剧院,瑞士苏黎世歌剧院,瑞士巴塞尔歌剧院,德国斯图加特国家歌剧院,德国柏林民族歌剧院,爱沙尼亚塔林国家歌剧院,芬兰赫尔辛基歌剧院等演出,饰演过的角色包括《奥赛罗》中的苔丝狄蒙娜,卡门,《弄臣》中的玛达蕾娜、西布兰诺伯爵夫人,《魔笛》中的帕米娜,《贾尼·斯基基》中的劳蕾塔,《莱茵的黄金》中的莱茵女儿,《茶花女》中的弗洛拉,《乡村骑士》中的洛拉等。她曾在比利时、爱沙尼亚、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瑞士、英国、美国等地举办、参加过多场音乐会。
彼佳·伊万诺娃 饰 奥林匹亚
她是同辈中最令人惊艳的艺术家。她的嗓音音色纯粹、含而不放、穿透力强,极易辨识。她多次在演出中担任客座艺术家,如在德国埃森阿尔托剧院、波恩歌剧院、茵斯布鲁克蒂罗尔省剧院(Tiroler Landstheater)的演出中饰演露琪亚,在埃森的舞台饰演《清教徒》中爱尔薇拉,在索菲亚国家歌剧院和马里博尔国家剧院的演出中扮演拉克美,在克拉根福市立剧院、什未林音乐节、卢布尔雅那夏季艺术节的演出中扮演吉尔达。
她凭借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维也纳民俗歌剧院和汉堡国家歌剧院扮演夜后一角脱颖而出。她曾成功饰演了吉尔达、罗西娜、穆塞塔、娜内塔、维奥莱塔、露琪亚、爱尔薇拉、拉克美、奥林匹亚、泽林娜、德丝碧娜、伯恩斯坦《老实人》中的居内贡等角色。她先后就读于保加利亚鲁塞音乐学院和索菲亚国立音乐学院,曾获得的奖项包括:帕多瓦克拉蕾蒂国际声乐大赛二等奖、里耶卡国际声乐大赛(美声)二等奖和公共大奖、马里博尔Ondina Otta国际歌剧大赛一等奖、克里斯多夫国际歌剧大赛特别奖,以及索菲亚赫利斯托勃伦巴洛夫国际歌剧大赛二等奖。
她曾与芬兰库奥皮奥爱乐乐团、卢布尔雅那广播交响乐团、索菲亚爱乐乐团、萨拉热窝爱乐乐团等乐团合作。她还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德国、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芬兰和俄罗斯等国家举办音乐晚会和个人演唱会。近期,她出演的角色主要有罗西娜、露琪亚、维奥莱塔·瓦蕾莉等。近期她将饰演《弄臣》中的吉尔达,以及《卡门》中的米凯拉。
李晶晶 饰 奥林匹亚
特邀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她曾在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卡门 》中饰演弗莱斯奎塔、《蝙蝠》中饰演阿黛拉以及《灰姑娘》中饰演大姐克罗琳达。在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郭淑珍教授,后在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就读,师从著名声乐教授克劳蒂雅·维斯卡 (C.Visca),以“歌剧与轻歌剧”、“艺术歌曲与清唱剧”双硕士学位毕业,并以优异成绩获得学校颁发的“杰出成就奖”。她还曾跟随多位世界著名歌唱家如:弗莱妮(M.Freni)、阿莱扎(F.Araiza)、安·莫瑞(A.Murry)等深造,深得大师们好评。她是第一位在多项歌剧、轻歌剧、艺术歌曲大奖赛获奖的中国歌唱家。曾在第11届奥地利塔利亚维尼国际声乐比赛“基金奖”、第22届奥地利多斯塔尔国际轻歌剧声乐比赛获得第一名、第2届瑞典国际声乐比赛获得“瑞典现代歌曲最佳演唱奖”、第1届保加利亚国际艺术歌曲声乐比赛获第二名等。她还在多部经典歌剧中担任主要角色:普契尼《波西米亚人》中饰演穆塞塔、兴德密特《往返》中饰演海伦、莫扎特《狄托的仁慈》中饰演塞勒维莉亚等。她曾在维也纳举办独唱音乐会《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大获成功。她演唱风格深情生动,灵巧跌宕,是中国新一代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布拉克·比尔基利 饰 林多尔夫/髙佩琉斯/米拉克勒/达佩图托
自2002年首次在斯卡拉歌剧院《鲁克蕾齐亚·波吉亚》中亮相并扮演唐·阿方索,男低音歌唱家布拉克·比尔基利便以他专业的演技为自己的国际化演艺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近期将饰演《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巴西里奥、《阿尔及利亚的意大利女郎》中的穆斯塔法、《霍夫曼的故事》中的林多尔夫和他的四个化身(北京首演)和《拉克美》中的尼拉坎达。他曾与奥克兰交响乐团合作在华盛顿国家歌剧院首演中扮演了《纳布科》中的扎卡里亚,与美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在德沃夏克《圣母悼歌》中担纲男低音独唱,在埃德蒙顿歌剧院出演《阿依达》并扮演剧中的朗费斯,与美国交响乐团合作,在比才的《巴黎圣母院》中扮演钟楼怪人,他曾参加卡拉摩国际音乐节的演出,并扮演《西西里晚祷》中的普罗奇达,他曾参加萨翁林纳歌剧节,以及凤凰歌剧院的全球首演。
他曾在巴伐利亚歌剧院出演《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巴西里奥,首次出演《魔笛》中的萨拉斯托(阿维尼翁),与科罗拉多交响乐团合作,并扮演《女武神》中的汉登格,在日内瓦大剧院、西雅图歌剧院饰演巴西里奥,在温哥华歌剧院饰演《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中的莱曼多。音乐会演出包括:在卡内基音乐厅与纽约合唱团合作演唱德沃夏克的《圣母悼歌》,与亚特兰大交响乐团合作献唱雅娜切克的《格拉高利弥撒》。
他曾在旧金山歌剧院饰演了《游吟诗人》中的费兰多,随后又在日内瓦大剧院饰演《唐璜》中的莱波雷诺,在密歇根歌剧院出演《纳布科》中的扎卡里亚和《唐璜》中的莱波雷诺,在蒙特利尔歌剧院出演《博卡涅拉》中的菲耶斯科。他还参加了卡利亚里的演出,饰《清教徒》中的希奥尔希奥。他还曾在大都会歌剧院、日内瓦大剧院扮演《游唱诗人》中的费兰多,并在佛罗里达大剧院扮演《拉克美》中的尼拉坎达,在密歇根歌剧院扮演《爱之甘醇》中的杜卡拉,并在巴勒莫的舞台上出演《清教徒》。
吴蔚 饰 林多尔夫/髙佩琉斯/米拉克勒/达佩图托
他毕业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音乐学院并取得研究生以及艺术家文凭双重学位,曾参与了美国中央城市歌剧院的青年艺术家计划,曾入选美国大都会声乐比赛落基山脉赛区决赛并获得最佳地区歌手奖。他参演了歌剧《诗人李白》2007年夏季音乐节的世界首演,并赴意大利罗马参与了欧洲首演,及北京上海的亚洲首演。吴蔚曾与中央歌剧院成功合作参演威尔第歌剧《假面舞会》与《游吟诗人》。在科罗拉多大学期间,他曾在与科罗拉多春天交响乐团合作的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中饰演科林,在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饰演马科斯与医生,在莫扎特歌剧《唐璜》中饰演莱伯莱洛,在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饰演费加罗,在普契尼歌剧《贾尼.斯基基》中饰演大法官,在歌剧《美国人在意大利的婚礼》中饰演诺顿。
他即将参加的演出还包括:与科罗拉多大章克申交响乐团合作的莫扎特《安魂曲》,与科罗拉多春天交响乐团合作的威尔第《安魂曲》,以及阿肯色交响乐团在莫扎特的歌剧《女人心》中饰演导师唐·阿方索。
鲁道夫·布莱恩德 饰 安德烈/科申尼勒/弗朗兹/皮蒂基纳乔
鲁道夫·布莱恩德在职业生涯初期做过演员、歌手以及剧院的导演,同时他还出现在一些音乐剧的舞台上,例如《猫》、《悲惨世界》和《吻我,凯特》。
鲁道夫师从J.P.布里维学习声乐,自此开启歌剧生涯,之后他加入了美声艺术学校和巴黎歌剧院美声培训中心。此后他开始在歌剧演出中登台,这其中有阿维尼翁和维希上演的《魔笛》(饰演莫诺斯·塔托斯)、香榭丽舍剧院的《蝙蝠》(饰演阿菲列德)、奥朗日歌剧和古典艺术节和威尼斯上演的《卡门》(饰演雷曼达多)、列日歌剧院排演的《法斯塔夫》(饰演巴多夫)、圣埃蒂安和阿维尼翁的《蝴蝶夫人》(饰演五郎)、图卢兹和巴黎夏特莱剧院上演的《哈姆雷特》、《路易斯》以及马德里皇家剧院的《曼侬》等作品。
鲁道夫·布莱恩德长期活跃在歌剧舞台之上,为世界各地的乐迷奉献精彩演出。鲁道夫·布莱恩德近期的演出计划主要包括:在蒙特卡洛上演的《梦幻骑士》、《莱茵的黄金》和《托斯卡》,在威尼斯上演的《卡门》,在波尔多上演的《地狱中的奥菲欧》,在布达佩斯、纽约和柏林上演的《费加罗的婚礼》,在巴黎歌剧院上演的《西部女郎》,在日内瓦上演的《杰罗斯坦大公夫人》,以及此次在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上演的《霍夫曼的故事》。
刘乃奇 饰 安德烈/科申尼勒/弗朗兹/皮蒂基纳乔
他曾在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图兰朵》中饰演皇帝,《贾尼·斯基基》中饰演杰拉尔多。
中国交响乐团男高音演员,在《图兰朵》、《贾尼·斯基基》、《费加罗的婚礼》、《塞维利亚理发师》、《莎乐美》、《托斯卡》、《假面舞会》、《游吟诗人》等多部歌剧中饰演主要角色。2010年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贾尼·斯基基》中的出色表演得到媒体的高度评价,《音乐周报》评论写道:“值得注意的是扮演Gerardo的青年男高音刘乃奇,他漂亮的嗓音有的时候甚至让人想起伟大的意大利男高音斯泰法诺年轻时的状态。”
2002年获得全国青少年新人选拔赛金奖开始崭露艺术才华,多次在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金钟奖等国内各种比赛中获得奖项。
杨博 饰 纳塔内尔/斯帕朗扎尼
青年男高音歌唱家,任教于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音乐学院。在“贝尔冈齐国际声乐大师班”,获Anna&J.Sie奖,获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中国艺术歌曲比赛第2名,在第二届国际声乐比赛选拔赛获“国际青年歌剧使者”称号,在西班牙胡里奥·加亚雷国际声乐比赛获得男生组第二名,在美国丹佛抒情歌剧比赛获第四名,获芬兰海林国际声乐比赛荣誉奖。
曾在罗马尼亚布拉索夫歌剧院演出歌剧《Lucia di Lammermoor》饰演男主角Edgardo,以及演出季音乐会。曾参加了美国科罗拉多州中心城市歌剧院青年歌剧演唱家培训计划,和中国歌剧《李白》世界首演和之后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和上海国际艺术节以及美国洛杉矶演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权威杂志《OPERA NEWS》评价“在《李白》间奏曲中这个青年歌唱家展示了非常漂亮的声音”。
曾在美国科罗拉多斯普林斯歌剧院和中国国家大剧院演出《La Boheme》饰演男主角Rudolf,《La Traviata》饰演男主角Alfred.《Carmen》饰演Remendado。 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和天桥剧院分别演出中国歌剧《青春之歌》和《宋庆龄》饰演男主角卢嘉川和孙中山。
安妮·萨尔万 饰 安东尼娅的母亲
安妮·萨尔万毕业于法国文学专业,曾获巴黎音乐学院一等奖,她在米兰学习声乐,并获多项国际大奖。她在德国和法国参加了多场歌剧演出,不仅出演古典剧目的赛斯托、夏洛特、阿达尔吉萨、尼克劳斯、艾博丽、铃木和普雷齐奥西拉等角色,还曾出演当代剧《英伦猫》和《塞西莉亚》。她曾出演由里卡尔多·穆蒂和罗伯特·卡森联袂指挥的《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以及《艾丽卡》的演出。她曾扮演凯鲁比诺、铃木、斯梅通等角色,并与梅塔、艾弗丁、米勒等众多知名指挥合作。她还曾在斯卡拉歌剧院等著名歌剧院参加《唐卡洛》、《国王》、《叶甫盖尼·奥涅金》、《特洛伊人》、《路易斯》、《维特》、《卡门》、《浮士德的天谴》《汉泽尔与格蕾太尔》、《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卢克莱修受辱记》和《魔笛》、《唐卡洛》、《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霍夫曼的故事》、《沉默的女人》、《女武神》、《罗塔岛的秘密》、《漂泊的荷兰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的演出。近期,她将在法国参加维希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阿维尼翁的《泰依丝》和《耶奴发》,以及马西市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宋委 饰 安东尼娅母亲
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教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师从于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张立萍教授。2007年举办了硕士学位个人独唱音乐会,曾应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的邀请,赴日本参加著名歌剧《蝴蝶夫人》的演出,2005年获《中国关爱成长艺术团》全国选拔赛总决赛青年组金奖,获得第二届《华夏艺术风采国际交流》选拔活动美声组一等奖。曾在歌剧《魔笛》中饰演女仆一角色。2010年全额奖学金到意大利佩鲁贾音乐学院学习。2011年八月,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亚洲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同年八月参加了由国家大剧院与帕尔马歌剧院联合制作的歌剧《弄臣》,在剧中饰演“马达琳娜”一角色,并与莱奥努奇大师同台演出。
刘嵩虎 饰 施莱密尔/赫尔曼
他曾在国家大剧院版普契尼歌剧《图兰朵》里扮演大臣平。
男中音歌唱家,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副教授,曾任德国纽伦堡国家歌剧院驻院独唱演员及德国纽伦堡国立音乐学院客席讲师。迄今为止他共出演了歌剧500余场,由他主演的英国歌剧《厄舍大厦的倒塌》被德国文化部评为年度“最佳歌剧奖”。此外,他还相继在德国“新声音”国际声乐大赛、法国图卢兹国际声乐大赛等国际赛事中获奖。在2007年德国“声乐La Voce”国际艺术歌曲比赛中,刘嵩虎又一次获得一等奖,填补了中国人在国际艺术歌曲比赛中零奖项的空白。
赵明 饰 吕特/克里斯佩尔
中国铁路文工团独唱演员。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赵登营教授。现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硕士研究生,师从金铁霖教授。曾荣获俄罗斯“马克西姆·米哈伊洛夫”国际歌剧比赛二等奖,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唱法优秀奖。曾在国家大剧院制作的歌剧《山村女教师》中饰演周五山。从2011年开始,作为人民音乐出版社《歌唱艺术》杂志的特约撰稿,长期为杂志撰写乐评、名家专访及声乐教学类文章。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成立于2009年12月8日,由著名指挥家吴灵芬担任指挥,众多国际、国内优秀艺术家对合唱团进行艺术指导。团员由全国各艺术院校及海外学成的优秀学子经过严格选拔组成。作为中国最高表演艺术殿堂所属的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合唱团秉承大剧院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以歌剧、音乐会演出为主要任务,并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在2010年国家大剧院歌剧节中正式亮相,至今先后演出了由大剧院制作的歌剧《西施》、《卡门》、《茶花女》、《爱之甘醇》、《图兰朵》、《山村女教师》、《托斯卡》、《蝙蝠》、《赵氏孤儿》、《弄臣》、《灰姑娘》、《塞维利亚理发师》,其展现的艺术水准获得了业内人士及观众的一致好评。作为国家大剧院驻院团体,合唱团于2011年1月出访韩国首尔艺术中心,演出国家大剧院版意大利歌剧《图兰朵》,获得了广泛赞誉。
合唱团还为观众奉献了多场精彩的音乐会,包括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致音乐》国家大剧院合唱团首演音乐会、《爱的咏叹》国家大剧院合唱团音乐会、《奇妙的和谐》国家大剧院合唱团音乐会、《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勒第二交响曲》、《马勒第八交响曲》等。演出曲目结合了世界经典歌剧片段及著名室内合唱作品,以高水准的演出获得了热烈的反响。
合唱团成立至今与众多著名艺术家进行了合作,包括著名导演弗朗切斯卡·赞贝罗、强卡洛·德·莫纳科,著名指挥家洛林·马泽尔、吕嘉、耶欧·莱维、李心草、安德烈·利卡塔,著名歌唱家里奥·努奇、茵瓦·穆兰、胡安·彭斯、布兰登·乔瓦诺维奇、戴玉强、莫华伦、廖昌永、章亚伦、迪里拜尔、张立萍、孙秀苇、梁宁等,全年演出超过百场,为推动国家大剧院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成立于2010年3月,作为中国国家级表演艺术中心常驻乐团,一直活跃于国家大剧院繁忙的歌剧、舞剧和音乐会演出中,并以高质量的演出广受好评。目前乐团的首席指挥由著名指挥家吕嘉担任;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陈佐湟作为乐团的创立者之一,荣膺乐团桂冠指挥;杰出青年指挥家陈康明担任乐团的驻团指挥。如今,乐团每年参演十余部歌剧和舞剧,同时以“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的名义举行约30场交响音乐会。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艺术质量和国际化的运营标准,乐团演奏家来自中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演奏家具有在欧美工作或学习的经历。乐团吸引了许多世界级杰出艺术家与之合作,包括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克里斯多夫·艾森巴赫,钢琴家史蒂芬·科瓦塞维奇、王羽佳,小提琴家宁峰,大提琴家张汉娜,歌唱家里奥·努奇等。在《茶花女》、《塞维利亚理发师》等剧目中与乐团有过多次合作的洛林·马泽尔大师评价说,“他们富有激情,非常努力并且十分优秀。”乐团长期保持着与马泽尔和艾森巴赫等大师的合作关系。
2011年度,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继续作为国家大剧院新制作和原创歌剧的坚实班底,参演的“大剧院出品”歌剧包括《托斯卡》、《塞维利亚理发师》、《蝙蝠》和《赵氏孤儿》。2011年度乐团还积极参演国家大剧院“纪念马勒逝世百年”系列音乐会,邀请世界著名指挥家克里斯多夫·艾森巴赫、里尔·夏巴多、耶欧·莱维与润·马尔科执棒,成功上演了马勒第一、第十交响曲,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上演了马勒第二、第三、第八交响曲。乐团还举行了两场具有特别意义的现代作品音乐会,分别上演了武满彻、吉雅·坎切利与一批中国青年作曲家的作品,作曲家坎切利本人亲临了他的作品音乐会。2011年1月末,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应邀参与了国家大剧院版《图兰朵》在韩国首尔的演出,获得当地媒体与民众的一致好评。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热心于艺术教育普及事业,创立至今多次献演国家大剧院艺术教育周末音乐会,以精心挑选的曲目和高水准的演出获得了热烈反响。
2012年度,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和《罗恩格林》,同时还将与指挥大师弗拉基米尔·阿什肯那齐、罗杰·诺林顿爵士、杨·帕斯卡·托特里耶、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等首次合作,还将再度携手艾森巴赫大师带来多场音乐会。乐团的多个国外巡演计划也在筹备中。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运作规则,实行新型的管理运营体制,作为国家大剧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发挥着重要作用。 精彩唱段赏析:
霍夫曼的咏叹调“侏儒之歌”
小酒馆里,学生们催着霍夫曼喝酒唱歌,他兴致高昂地唱起了一首名为克列扎可的传奇的民谣。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男高音咏叹调,旋律独特,伴奏鲜活,合唱和男高音呼应成趣,叙述的故事也很奇特,一开始说的是丑陋的侏儒克列扎可,然而中段的时候,半醺的霍夫曼又像在描述一个他认识的大美人。在叙述克列扎可时,音乐上也是采用分节歌的形势,伴奏的长笛俏皮可爱;然而转入描述大美人的时候,浪漫的旋律线条立刻改变了氛围,弦乐齐奏的呼应也充满浪漫的美好想象。
奥林匹亚的咏叹调“玩偶之歌”
这首“玩偶之歌”又叫“林中的小鸟”,是所有花腔女高音的必备曲目,也是歌剧宝库里最著名的咏叹调之一,以其超高难度极为悠长的气息和眩目的花腔闻名遐迩,巧妙的模仿机械玩具所发出的尖锐的声音,发条转动的声音,以及发条松时跑调的声音,充满了趣味性,十分生动活泼。玩偶的造型和咏叹调里机械齿轮的幽默桥段都给了舞台上的艺术家极大的可塑空间。交响乐的伴奏在结尾处达到了欢快情绪的最高潮,也隐喻着对霍夫曼的嘲讽。
安东尼娅的咏叹调“小鸽子飞走了”
有肺病的姑娘安东尼娅面对着羽管键琴,用优美的声音唱出这首咏叹调“小鸽子飞走了”。第三幕开始,竖琴大段的引子后,优美的旋律出现在“小鸽子飞走了”上,并在后面反复重复。宣叙调则描述的是对霍夫曼的热恋。这首咏叹调平静而优美,羽管键琴独特的音色固定打着节拍,如同波浪,更衬托出波浪之上自由飞翔的女高音。
朱丽叶塔和尼克劳斯的二重唱“船歌”
第四幕一开始就是这首船歌,也叫“迷人之夜,爱情之夜”,非常优美抒情,是奥芬巴赫作品中流传最广的一支歌曲,常常作为独唱歌曲在音乐会上演出,不过歌剧里原本的“船歌”却不是一人独唱的曲子。开始时,小提琴高把位的颤音营造出静谧安详的气氛,竖琴模仿了威尼斯河面上“刚朵拉”船的节奏,远处传来一段女中音慵懒的歌唱,随后朱丽叶塔和女中音的二重唱响起,随后当“迷人之夜,爱情之夜”再度唱起时,合唱作为背景也加入进来。刚朵拉的节奏始终轻轻地伴随着全曲。
达佩图托的咏叹调“闪耀的钻石”
魔术师达佩图托亮出一颗灿烂的钻石,唱出了咏叹调“闪耀的钻石”,叙述灿烂的钻石能捕获云雀,能俘获女人的心。这段男低音咏叹调充满权力色彩,单簧管、巴松的伴奏也非常有特色,为进而告诉她继施莱密尔后的人选就是霍夫曼。
诗人霍夫曼坐在纽伦堡歌剧院旁的吕特酒馆里,剧院正在上演他爱慕的女明星斯特拉主演的《唐璜》,他喝过酒,向一群学生讲述他的三段爱情经历。第一段是和机器娃娃奥林匹亚,第二段是热爱唱歌的病弱少女安东尼娅,第三段是和威尼斯的交际花朱丽叶塔,由于坏人林多尔夫及他的化身从中作梗,三段爱情都以悲剧收场。诗人的朋友尼克劳斯是缪斯女神的化身,她帮助霍夫曼,劝说他专心创作,不要沉溺于爱情。三个故事讲完,隔壁的歌剧演出也已结束,但霍夫曼此时已经酒醉不醒人事,在此等候多时的情敌林多尔夫趁虚而入,赢得了斯特拉的芳心。尾声中,霍夫曼又一次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留给他的只有在诗中抒发自己的情怀。
歌剧霍夫曼的故事敬请期待!
注: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儿童项目除外),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